找到相关内容987篇,用时56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星云大师人间佛教思想简论

    佛教?星云大师指出三大要素:㈠若不能深入研究人间佛教,则会流于肤浅庸俗,人间佛教不是只谈做人而已,其最终目标是成佛,因此是由人乘的世间到达佛乘的世间,是有阶段的。㈡要将人性的最高境界表达出来。以...出世世间紧密地结合,成为这种佛法与生活融和不二的人问佛教。   最为重要的是,在星云大师领导下的佛光山教团所提倡的人问佛教,乃遵循佛陀的本怀,以合理的经济生活,重视家庭和谐,开创幸福人生的道德...

    星云大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13263184.html
  • 大乘非佛说辨

    所知非遍知故。觉简十地菩萨,以虽遍知一切然于证法性未莹净故。双简凡夫外道哲人思想家等,彼非遍知非实知故。即此一切智智正等正觉即佛异名,佛以一切智智成故,正遍觉知一切世世间故。云内证者,简非量比量计度...二千四百八十八年前释迦牟尼于印度境成正等觉说法度人故,如已实信世有佛者,则汝所云佛者为一切智智者不?为真实现观圆证真如法性世世间究竟理不?如云我不信受佛为一切智智、亦不信受佛为实证世世间究竟理者,则汝所云佛应...

    王恩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31764161.html
  • 大乘起信论料简驳议答辨

    不能斥其是一是常也,故驳者于第一义矢乃虚发。  驳议第二破吾料简。真如为一实物,能生一切法义中,谓《起信论》言:是心则摄一切世间世间,始终言摄,未言生。一字之殊,无端加入云云。此中言生,《起信论》中具有明文、即如驳者所引用大文中能生一切世间世间法善因果故,及生灭门中能摄一切能生一切等是也。又论文中言觉与不觉有二种相:一者同相,二者异相,而举种种瓦器喻诸法,举微尘喻真如。而贤首宗复常以...

    王恩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32464166.html
  • 陈泉州:答疑解问

    自己不愿意看到的恶果。  世间世间如何圆融  问:“出世世间如何圆融?不能两全时如何办?怎么看待世间的不正之风?”  答:佛法分两个方面,第一个就是世间,就是在离开肉体成佛之前这一段儿...修修财神就能够发财。”他一听很自然就入门了,进来一学才发现:进了这个大殿堂,越学越明了——原来现世所求福报都是空的,一切都是暂时的,非但如此,条件越优越学佛还越艰难——很难生起离心吗,于是他开始...

    陈泉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44264245.html
  • 周叔迦:八宗概要(4)

    法界。遍即是圆,照即是明。这是一切之本源,所以要显一体。  依这一体而起二用:第一海印森罗常住用,是就说的;第二法界圆明自在用,是就行说的。此心摄一切世间世间,如同大海,风平波静,海水澄清,...512),菩提留支、勒那摩提先后来到洛阳,译世亲造《十地经论》,是解释《华严经·十地品》的。僧统慧光传其学,建立了地论师南道派,而后华严讲席始大盛。贤首宗即源出于地论师,创始于法顺(557---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04664553.html
  • 禅宗与文人画(2)

    法藏之争。他明确站在圆悟派立场上,对法藏派严加鞑伐。声称法藏及其门人弘忍,“实为空王之乱臣,密云(圆悟)之贼子,世世间并不可容者”。并发谕旨,命削去法藏支派,“永不许复人祖庭”。雍正之所以不惜帝王之...法界观门》。由于苏轼早年即接触《华严》著作,所以,华严法界万平等的思想也反映在他的作品里。他在《怪石供》中说到以怪石为供,即反映了这种思想:  庐山归宗佛印禅师适有使至,逐以为供。禅师尝以道眼观一切世间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575864955.html
  • 中国佛教的孝道思想

    “孝养”、“孝敬”,这是佛教的“小孝”;以德报父母恩、显亲扬名在世人看来是人生最大的孝,但在佛教中不过是“中孝”;佛教重视世间和出世之孝,即要以“道”报父母恩,以佛法开导父母,令父母接受佛法而一起...的,“孝为戒之端,子与戒而欲亡孝,非戒也。夫孝也者,大戒之所先也”。“端”指孝是戒的出发点,离开了孝,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佛戒。对于孝和戒不应理解为:一是世间的孝,另一是世间的戒,而是戒孝合一的。...

    刘立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42365212.html
  • 瑜伽焰口施食要集详注(2)

    是佛。《瑞应经》云:“其得一心者,则万邪灭矣。”又心者喻也,如人一身遍体以心为主,今八部般若,六百雄文,盖以《心经》为般若尔。如云是故空中非但无五蕴等,即谛缘智理世间,若真空实相之中皆不可得,...远近为碍,是故诸佛皆见皆受,所以世世间无过此心为最,万善普会,千圣共扬,若运之以作供养,是名真如供养也。运心供养印  诵七遍,其印二手外相叉,合掌以右厌左置顶。  曩谟(皈敬)萨哩斡(一切)答塔葛达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55465315.html
  • 开启智慧奉献人生

    平常我们都说佛法是不二法门,而我在这里讲法是两个,这就是指世间世间,或者圣人的思想和凡夫的思想。圣人取得觉悟之后,为了使我们明白我们同他的差异,他就把解脱的那面叫做彼岸,把几夫的烦恼、争名夺利、...才不会枯竭,当一个人只有把自己交给众生,像菩萨那样无我)也为众生服务的时候,才能焕发无尽的生命力,才会使生命发挥最大的价值。在我们世间中,人们很看重自己生命的价值。菩萨却是完全无我的,从来不看重...

    妙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83565457.html
  • 超越自我---无我即解脱之前提

    关怀之方法  上一节我们把临终自我关怀的层次作了分析,主要是从世间的自我关怀和世间的自我关怀,这两个方面来探讨的。那么,这些在临终能够自我关怀的人,是如何达到这种自我关怀的呢?这就是一个方法@论...面前,显得自由洒脱毫无障碍。  他们是永远解脱生死轮回的圣人,不但此生于死亡无有畏惧,就是从此以后再也不受生死之苦了。前面所说的三种自我关怀还都是世间上的关怀,仅仅只是保持今生告别的洒脱,却不能保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90565489.html